以新技術和新思維推動汽車網絡化和智能化,以大數據重塑綠色智能交通生態。
01前言
這個群體真的不能被忽視,參與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少,而在未來的N年之內,這個行業是必須存在的。雖說無人駕駛技術在未來可以投放到日常生活應用,但是要取代長途貨運,也不是那么容易。因此,卡車司機未來還將是社會主義建設不可忽視的群體。
02工作時間與工作強度
為了探究卡車司機的工作時間與工作強度,課題組設計了三組問題:每天單次駕車的平均時間、駕車歷史上最長持續開車時間、每晚8點后的開車時間。
根據相關數據調查,卡車司機每天單次駕車的平均時間在7.8小時左右。
從分布來看,每天平均駕車8小時的最多,占18.9%;其次是平均駕車4小時,占18.4%;再次是平均駕車6小時和10小時,分別占14.2%和13.9%??傮w來說,卡車司機每天駕車平均時間在5~7小時的占24.9%,駕車平均時間在8~12小時的占42.1%,駕車平均時間在12小時以上的占9.2%??梢娍ㄜ囁緳C工作強度非常大,多數人每天開車時間超過8小時(見下圖)
從最長持續開車時間分布來看,卡車司機最長持續開車時間的平均值為10.8小時。其中持續開車12小時的占比最高,為13.4%;其次是8小時,占12.3%;再次是10小時,占10.7%??傮w來說,持續開車在12小時及以上的占45.1%, 16小時及以上的占20%(見下圖)。
另外,還有很多卡車司機為了趕路,在晚上8點之后,還得繼續開車,根據調查統計,晚上8點后,再開車3小時及以上人群的占74.9%。
最長持續開車時間分布。
晚上8點后的開車時間比例圖
卡車司機工作時間長,工作強度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很多卡車司機,他們為什么經常是凌晨啟程,夜以繼日地開車呢?
很大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在路上擁堵,限行時間段的路線,因此,大部分卡車司機選擇在夜間開車。特別是開長途的卡車司機,為了趕時間,有時候,一天要開17~18個小時。
當把車輛類型與工作強度結合的時候,發現駕駛不同車型的卡車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間是不一樣的,而且差距很大。
從車輛類型與每天駕車的平均時間來看,開牽引車和重卡的司機每天平均駕車7.86小時和8.01小時;開中卡的司機每天平均駕車7.72小時;開輕卡的司機每天平均駕車6.44小時 。
車輛類型與每天平均駕車時間。
比較明顯的是最長持續開車時間是開牽引車和重卡的司機,最長持續開車時間分別為11.38小時和10.67小時;開中卡的司機最長持續開車時間為10.45小時;開輕卡的司機最長持續開車時間為9.17小時,與牽引車司機的最長工作時間相差約2個小時。
車輛類型與最長持續開車時間。
從晚上8點后的平均開車時間來看,開牽引車和重卡的司機都超過4個小時,分別為4.65小時和4.47小時,即這些卡車司機子夜過后仍然繼續開車;開中型卡車的司機為3.61小時;開輕卡的司機為2.18小時,說明在午夜之前輕卡司機大多進入休息狀態(見圖)。
晚上8點后的平均開車時間
由此可見,由于車輛類型不同,卡車司機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也有所不同。輕卡司機基本是跑短途和市內運貨,而重卡和牽引車司機基本是跑長途,貨物運送需要的時間一般在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以上:他們持續工作的時間更長,工作強度更大。長時間開車和超強度的工作,是卡車司機特別是跑長途的卡車司機的常態。
這樣的工作強度,必然會使90、00后對這個行業敬而遠之!
如何改善卡車司機的工作條件,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這個崗位,也將成為一個永久的課題。